中国121教育活动中心 >> 互动交流 >> 学员日记 >> >> 正文

社会考察报告------《我们所理解的生活》

来源: 上海健生教育活动中心 作者: 高二(6) 乔等一
现在的我们,既无法理解过去的世界,也无法触摸为止的慰劳。那么,从过去走到现在又将走向未来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又处在什么状态?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四团三镇三团港村黄大叔的家中。——题记
                                                          经济生活篇
第一眼看到房子时,就知道约有20多年的历史,而且翻新过,装上了阳台玻璃。一问,果然如此。内部也铺满了瓷砖,光洁的模样令人忍不住幻想二楼的装潢。根据房子的布置也可以推断出,大树和阿姨的经济实力不错。同时,在购买了电冰箱、微波炉等许多家电的同时,房子里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灶头,使用晒干的毛豆秸秆生活,以及传统的木制高脚碗柜,搁着饭菜和碗筷。门前晒谷场上砖砌的水井,小巧的猫洞,挂提篮的挂钩,一切都昭示着主人朴实的身份,更突显他们生活的自得。
其次,大叔家的五亩农田也与传统结构不同。在我曾经的印象里,一户儿子女儿进城工作的农户,要么将土地流转掉,要么安安心心种水稻,但大叔家却只种两亩半的水稻田,剩下两亩多开垦为虾塘和蟹塘。据阿姨介绍,他们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五六年前就把水稻田辟为塘田养殖水产,虾的收入每年有五六升,大蟹更有四五十元一斤,也可以养养鱼,在塘基上种种菜。我本以为大多是拉向市场销售,大叔却说多为附近人零散地买,鸡鸭之类的尽管市价不错,但只留着自己吃。至于那两亩半农田,一年也能收1600斤左右的稻粒,除了夫妻俩自己供给,送给儿子一家,还卖给邻近的打工者。由此看来,这五亩土地着实物尽其用,更体现一种理性的现代化管理。
谈到收入方面的问题,阿姨的回答也超乎我们原有的理解。传统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匍匐在土地上的靠天吃饭的弱小群体,但阿姨表示,“我们年轻人还是要去打工的的”。听到“年轻人”的瞬间,我惊讶于有着明显白发的阿姨神采奕奕的笑脸。她告诉我们在车床上工作,每天8小时,60元,一个月就能挣1500元。工厂没工作时,就外出到大老板包下的田里干活。此外,还有从打工者那里收的每月150的房租,这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那农活呢?”“下班回来干,还有早上也能干”。阿姨和大叔两人,也不再是单纯的农民身份,或者说,除了专门的农业大户,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三农问题不断受重视的前提下,农民的身份本就是多元的混合体,也正是这样多元化的发展,造就了今日他们满脸的笑意。
至于消费方面,阿姨坦言道:只有花在肥料、饲料、生病就医、买肉以及喝喜酒上的钱花的较多,还有,孙女学钢琴,40分钟一节课要120多呢,阿姨的语气里不是怜惜,而是骄傲,一种对孩子的骄傲,对未来的骄傲,不仅有能力负担,更乐意负担,我想,这也是不同于曾经的现实吧。物质文明的丰富必然推动精神文明的前进步伐。
                                                             文化生活篇
其一,小小的村庄也有其欢乐,当问及村委会会不会举办许多活动,列入放电影时,阿姨答道,我们有电视,在家里看电视就够了。我不禁想起父亲幼时跑十几里路迫切去看一场电影,还有我所生活的村庄至今仍会用白幕布和放映机(正如“围垦岁月”中谈及的设备)为村民准备老电影。地域的不同,以及所处时代不同,造成的思想改观也异常猛烈。还有那台一直用到去年的广播,本来是可以听听新闻、天气预报,甚至还有曲艺节目的,今年莫名停播了,阿姨无法解释,大概也没有必要解释,毕竟文娱活动不局限于此,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便是,村里给每户人家发了两幅挂历,封面是七大常委,我想,这是希望农民尽匹夫之责,关心国家时事吧
其二,村庄既然小,必有不方便之处,阿姨介绍说,平时买肉、看病、或者孩子上学都要去车程20分钟的平安。平安对他们来说,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储备仓。在平安的医院就医时,因为有医保,所以60%~70%能够报销,也减轻了不小的负担,生活更有保障。
其三,亲情也不会因距离而渐行渐远。阿姨的儿子每周或半个月就回来一次,带着全家一起探望父母。屋里的板凳上放着擦干净的羽毛拍,听说他们儿子一回来就会打羽毛球,而且,一家人都喜欢在这里住,自由、自然是极其富有吸引力的因素吧。
                                                           他们理解的生活
谈到未来展望时,大叔和阿姨完全无欲无求,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不是虚伪,毫无做作,是庄稼人的真情流露。而且,正如我前面提及的,阿姨自称为“我们年轻人”,他满足青年的活力与乐观的心态令我动容,也是我为一开始称她为“阿婆”而羞愧难当。所以这里我称她为阿姨而不是大妈,完全出于对他们积极而又朴实的生活观的敬意。
                                                         我们所理解的生活
我惊讶于他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毕竟我身边还有许多陷在贫困沼泽中无法脱身的人们。物质富裕的实现需要奋斗,机遇与国家政策,而精神富裕更取决于新年太。要达到如他们一般无欲无求而又积极向上的生活馆,也许血药的就如亨利大卫梭罗所言:一个人如果不相信每天包含着一个没有被他亵渎过的更新更神圣的曙光时辰,那么他对生活已告绝望,正在走一条黑暗的下坡路。感官生活部分地停止了一阵之后,人们的心灵,更准确点说,是心灵的器官,每天都重新恢复元气,他的天赋之资也再度试图实现他可能创造的崇高生活。
                                                                                               上海中心 高二(6)  乔等一
                                                                                                                2014.1.12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龙文教育七十家校区皆可报名
服务电话:400-6225-121
投诉电话:021-57503010
工作时间:9:00 - 20:30

咨询我们 咨询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版权所有 © 中国121军事夏令营组委会 沪ICP备19003853号-1